当前位置: 献血科普 >
为啥中老年人易患脑供血不足
时间:2011-07-21  来源:淮安市中心血站  字号:[ ]
文章来源:我就医网
    慢性脑供血不足的概念,最早是在1990年由日本医学家提出来的,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大脑出现慢性的、广泛的供血不足,从而引发脑部缺血、缺氧,进而出现一系列脑部功能障碍等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

    为什么中老年人容易患慢性脑供血不足呢?大家都知道,大脑是人体的重要器官,耗氧量相对较大,虽然大脑的重量大约只占身体总重量的2%,但是耗氧量却占全身耗氧量的20%。大脑所需的氧全部由血液供给,所以必须有足够的血液供应,大脑的各项生理活动才能正常地进行。

    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脑的血液供应会逐渐减少。儿童时期脑血流量大约为100毫升(100毫升/100克脑组织•分钟),成人为50毫升(50毫升/100克脑组织•分钟),而健康的老人只有35毫升(35毫升/100克脑组织•分钟);再加上中老年人的脑组织对缺血的耐受性相对较低,脑血管的自动调节机能也逐渐下降,因此,只要脑部供血发生轻微的变化,就会明显地影响脑部的血流量,从而导致慢性脑供血不足的发生。

    衡量大脑血液供应的标准是脑血流量,脑血流量一旦减少,脑细胞的供氧、供能也随即减少;脑组织只要缺血10余秒钟,就会引起大脑的功能发生变化。如果大脑某一部分血流在较短时间内完全阻断,会发生局部脑组织坏死,这就是人们经常提到的脑梗塞;如果大脑供血不是完全阻断,而是慢慢地减少,就是我们前面说到的慢性脑供血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