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奉献,是革命军人的鲜明特质和优良作风。谈到爱国奉献,我不由想起一部老电影《横空出世》,其中令我感触最深的,就是以冯石将军为代表的刚刚从抗美援朝战场归国的志愿军将士和以陆光达为代表的携笔从戎的科学家团队,两个看似毫无共同点的群体在一起默契合作,干出了惊天动地的事业。无论是行伍出身还是留学归国,无论是目不识丁还是学富五车,他们之间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公而忘私、爱国奉献。
在原南京政治学院读书时,每逢为学校周边社区的群众讲党课,我就会将这部电影中的片段作为自己重要的授课素材。在我看来,这其中所蕴含的为公义而弃私利的精神品质和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最优秀的文化底蕴和传统美德,也是我们革命军人最为重要的精神瑰宝。
毕业后,我到了火箭军某研究所工作,这里以科技干部为主体,绝大多数人都是博士、硕士,很多人毕业于名校,所学专业更是军地通用,如果换在地方工作,他们的年薪或许会是现在的数倍。我当时一直认为,这样的单位,人才流失可能会很严重,毕竟当前消费主义、功利主义、利己主义还有市场,来自外界的诱惑实在太多。但我看到的却是,这里的绝大多数人都始终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履行着自己入伍之初的誓言,有的人毅然回绝了地方公司提出的高薪聘请;有的人为了完成上级布置的急难任务,在万家团圆的春节选择战斗在工作岗位上;有的人虽然与妻儿同处一城,但全年有200多天都奔波在外……在这里,这些行为都不属于某一个体,而是一种集体情怀。
后来,我奉命参与了单位历史编纂工作,在翻阅史料的过程中,我看到了在这个单位数十年的历史中,爱国奉献已经成为一种红色血脉,被一代代人传承着。在各个历史时期,这里都有为了国防和军队建设而甘愿放弃自己私利,甚至是自己生命的人。比如被中央军委授予“献身国防现代化模范科技干部”的黄炳华,身患癌症已到晚期,为了工作,让人用担架将自己抬到工作一线,直到生命结束前的一刻,依然在坚持工作。还有女工程师范雅珍,出现吐血症状依旧不离一线,任务完成后16天就离开了人世……这些英模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军队科技工作者在自己的“战场”上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也充分体现了革命军人的家国情怀。几十年来,虽然单位的科技干部不断更迭,但这种为国为民的家国情怀、这种爱国奉献的红色血脉,却始终在赓续着,由领导传给部属、由师傅传给徒弟、由老同志传给新同志。时至今日,只要你身处其中,就会被其感染、被其影响、被其同化。正是在这种情怀的影响下,这个单位才能在数十年历史中创造多个“中国首次”,荣获国家和军队的多项大奖,并且仍在不断为国防和军队建设贡献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习近平主席在回答意大利众议长菲科的提问时说:“我将无我,不负人民。”这句话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大公无私、甘于奉献的精神品质。若以小利计,何必披征衣。作为肩负保卫国家安全重任的军人,既然选择了军旅,既然已在军旗下宣誓,就要将这种情怀传承好,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以忘我奉献的无私精神擦亮人民子弟兵的光荣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