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39健康网
人体血管受到损伤时,会形成血凝块(即血栓)“堵住”缺口,以避免过量出血。之后,抗凝抑制血栓过度形成和溶解已有血栓,使血栓不会无休止地增长,并得以及时被清除,使血液能够在血管内正常流动,既不形成血栓,也不出血。
不过,在种种因素的作用下,这种平衡会被打破。若凝血机制占据了“强势”地位,就会导致血栓无法消除。甚至顺血流移动,并嵌顿到其他部位的血管,从而导致相应组织、器官缺血或者坏死,导致各种血栓相关疾病,包括大众所熟知的心肌梗死、脑卒中等等。
血栓相关疾病,严重地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如今位居致死和致残原因的第一位。
心梗与脑梗是一样的病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同样是血栓,动脉血栓与静脉血栓发生的机制和临床后果,是迥然不同的。动脉血栓多数是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预防动脉血栓,应着重预防 动脉粥样硬化 病变的形成,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发生破裂,使用有效抗栓药物,防止在斑块破裂后形成血栓堵塞血管。就病理生理基础而言,急性心肌梗死和急性脑梗死(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实际上是一样的疾病,只是发生部位不同,产生的结果不同,而治疗原则是一样的,即开通被血栓闭塞的血管和维持血管开通。
静脉血栓的形成,除手术和损伤原因以外,则多与血流缓慢和引流不畅有关,另外血液中的致血栓因子,对于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大于动脉系统。静脉血栓形成导致受累局部血液回流不畅,发生淤血和水肿,甚至局部坏死;另外,静脉血栓会随血液移动到其他部位,导致更严重的后果,如肺栓塞。
静脉动脉,血栓预防各有套路
高血压、血脂紊乱和高血糖,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斑块破裂和血栓形成都有关系。对于动脉系统血栓的预防,应致力于控制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和戒烟,在此基础上服用有效抗血栓药物,如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波立维)。
预防静脉系统的血栓形成,则应着重避免引起血流减慢的因素,长期卧床、下肢有创伤、术后的病人以及长时间坐飞机者,都是高危人群。因此病人术后应尽早离床活动,长时间飞行者要注意定期活动下肢。
肺栓塞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不明原因或者难以解释的呼吸困难是肺栓塞的征兆,应当尽快到医院就诊。
纤维蛋白原是面,血栓是面包
纤维蛋白原是血栓形成的原料,纤维蛋白原相对于血栓,相当于面与面包。据流行病学调查,纤维蛋白原确实是血栓栓塞相关疾病的危险因素。遗憾的是到现在为止,除了静脉应用的溶栓药物和蛇毒类药物有降低纤维蛋白原的作用外,还没有一种口服药物,能够切实有效地降低纤维蛋白原,临床也没有证明,短期降低纤维蛋白原的药物对病人的预后有多大的影响。另外,纤维蛋白原升高,除了与遗传和生活方式有关系以外,纤维蛋白原还是一种与炎症和应激有关的蛋白,风湿热等也可以导致纤维蛋白原升高,某些恶性肿瘤可以导致纤维蛋白原异常升高。那么,到底怎么处理高纤维蛋白原血症呢?不让纤维蛋白原变成血栓,应用抗血栓药物如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就可以了,低分子肝素只能短期用于高危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