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老网站 > 学习园地 >
制度建设要精品
时间:2011-08-12  来源:淮安市中心血站  字号:[ ]
河南省红十字会任义德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是说做事没有规则,事情就办不好,这是中国人对规章制度建设最朴素、也是最深刻的认识。今年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把制度建设作为中心工作来抓,定为以制度建设为中心的能力建设年,足见中国红十字会总会领导抓制度建设的决心和信心。从红十字会多年的工作实践看,红十字会抓制度建设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急需的,确实是工作的关键所在。但笔者以为,抓制度建设不仅要全面、要系统,而且更需要精品,还要以贯彻落实制度为基准点,切不可以制定制度数量的多少来衡量制度建设年的成效。

    今年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正式向世人宣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建成,这是我国法制建设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标志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已步入正规化法制化轨道,也是在告诉世人我们是什么性质的国家,让世人知道在社会主义中国学习、生活和工作以及和中国交往时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同时还说明中国已经成为,或者终将成为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法制国家。从国家法制化建设的进程看,我们国家的法制建设不仅是全面的、系统的,而且每项法律法规都是非常严密的。

    随着国家法制建设的一步步推进,有不少行业和部门都有了自己比较完善的规章制度,用制度标明了本行业和本系统的行业特色和工作特点,甚至形成了自己的品牌,这既是法制国家建设的根本要求,也是本行业工作的需要。中国红十字会是个庞大的、全国统一的、历史非常悠久的、国际性的人道主义救灾救助组织,在国人心目中有着很好的声誉,可是至今红十字会除了国家制定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一些省有个《实施办法》,中国红十字会有个《中国红十字会章程》外,再没有其他十分完整的、较长远性的根本性制度,或者有也是流于形式,缺乏可操作性,使国人很难说清楚红十字会究竟是干什么的,甚至红十字会自己执行起来就很费力。切不说普通的规章制度,即使如《中国红十字会章程》这样有关中国红十字会的团体性质、组织建设、工作方针等方面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刚领性制度,但其中关于会员发展和会费收缴的规定,多年来,没有哪一个单位能够完整的执行下来的,大部分会员的会费都是收缴不上来,即使收缴上来了也没有很好的按理事会制度所要求的使用,其原因就是脱离实际,缺乏可操作性,因此不少地方只能流于形式。现在,仅总会内部的各种规定大概有几十条之多,加上各省的所为《车辆管理规定》、《财务管理规定》、《宣传管理规定》、《学习制度》等等,不加县级以下的红十字组织的规定,少说也有伍百余条,但是真正起了作用的有多少条呢?

    抓制度建设,用制度管人管事,这是法制社会建设的前提和条件,各级红十字组织应当下大力气抓好制度建设。一是要目标明确,任务具体,扎实推进,不能喊喊而已,更不能列上几条应负了事,到年终总结时,数量不少,管用的不多。今年既然是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以制度建设为中心的能力建设年,那么到年底要达到什么目标应明确。二是要全面计划,重点突出,符合实际,便于操作,制度不在多,而在于精。要经过充分的、科学的调查研究,反复论证,把制度制定的既符合国家政策,又符合红十字会工作实际,既要照顾当前的实用性,也要考虑到工作的长远性、连续性,制定出一些管用的又必须遵守的、能经得起历史检验制度来,不可粗制滥造,有数量无质量,今年定了明年作废,上半年定了下半年无用,空耗人力财力,于工作毫无益处。象《中国红十字会灾害救济原则与条例》、《中国红十字会募捐和接受捐赠工作条例》、《中国红十字会急救员持证规定》、《中国红十字会红十字标志标明性使用规定》、《中国红十字基金管理办法》,等等的带根本性的管理办法和规定,更应当下大力气制定好,至少几年内不能变。要用这些带根本性的制度管好红会的事,使人们一看这些制度就能全面的掌握红十字会的工作目标、工作任务、工作原则、工作方法,从而把红会的形象定格于自已的心中。三是要抓好制度的落实、抓执行力建设。无章可循是无序,有章不循更可怕。所以,我们制定一项制度就要严格落实一项制度,切忌把制度流于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