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源质量直接关系到输血治疗效果
时间:2011-12-08
来源:淮安市中心血站 字号:[
大
中
小]
文章来源:人民网
输血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失血性休克的抢救和贫血、白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血友病等血液缺乏症的治疗都需要采取输血治疗。现代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为高效开发利用血源、提高输血质量、增强输血治疗效果奠定了基础。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可能导致输血安全事故或损害患者健康的因素,比如:血源不洁、配血错误、盲目输血,以及由于张冠李戴造成输血错误等。因此,患者在接受输血前,应当充分考虑输血可能带来的危险,医生决定实施输血前,必须进行必要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制定合理的输血治疗方案,护士实施输血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严防发生输血事故。
血源质量直接关系到输血治疗效果。影响血源质量的因素有三个方面:一是献血者频繁献血或献血前摄入过多水分导致血液中的主要成分严重不足,二是献血者患有某些常规检查不能发现的血液病,三是献血者患有经血液传播的疾病,比如肝炎、梅毒、爱滋病、虐疾、丝虫病等。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经血液传播的疾病一般都能通过实验检查发现,但即使是最先进的实验室检验手段,都难以达百分之百的检出率,特别是肝炎和爱滋病,从感染病毒到人体产生可以检测出的标志物需要一定的过程,在此期间即使献血者已经感染该病毒,其血液检查结果也不呈现“阳性”,从而导致漏检。
任何一种输血反应都有轻有重,但绝大多数的严重的输血反应,比如溶血反应、过敏反应、循环反应、热原反应等,都可能导致受血者死亡。导致输血反应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在采集、贮存及使用血液过程中可能发生污染。采血过程中的污染包括采血部位消毒不彻底和器材不洁两种可能,常用的消毒剂可以将常见的细菌杀灭,但某些细菌必须采用特殊的消毒方法才能杀灭,而要对每一名献血者采取特殊的消毒方法是难以实现的。伪劣的血液容器?市售一次性血袋 也可能含有细菌或致热原,从而污染血液。血液中含有极微量细菌一般不会对人体产生严重危害,但是在冷冻贮存时间过久,或因停电导致冷藏冰箱内温度升高使血液中细菌繁殖加快,输入这样的血液就很危险。输血过程中也可能发生血液污染或质量降低,比如:血液在病房室温下放置过久或输血针头不洁。
第二,输入与受血者血液不相容的血液可以导致严重的输血反应。配血错误或张冠李戴是常见的原因:首先是血库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问题;其次是涉及输血某个环节的医护人员的责任心问题;再次是人类血型系统有上百个,而目前一般的ABO血型配血试验并不能发现其他血型系统不相容的现象,譬如给Rh?D “阳性”者输入Rh?D “阳性”血,受血者血液中的抗D将破坏输入的红细胞而发生输血反应。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血型不合导致的输血反应一般都较严重,除输用O型血外,仅需输入20—30亳升异型血即可能导致抢救不及而死亡。
第三,盲目输血或超量、快速输血也是比较危险的。有的患者已趋康复,但自己仍希望输点血“营养”一下,医院也乐得多收点输血费,这种输“安慰血”的做法是很不可取的,因为血液也是一种特殊药品,同样必须对症输用。比如: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如果大量输入血液特别是贮存时间较长的血液,容易引起钾在体内积蓄,引起心肌和肌肉功能失调,甚至导致死亡。对于仅仅缺乏某种血液成分的患者,最好输成分血,如果对所有的病人笼统地输全血,不仅浪费血液,而且给病人身体增加不必要的负担,甚至损害病人身体健康。超量输血、快速输血或输血过程中红细胞破坏严重,特别是超量输血极易导致患者血液循环超负荷,快速输血则加大了发生输血反应的可能性。
可见,输血能给患者带来好处,但也存在危险。因此,每个医护人员和每个患者都必须正确认识和对待输血问题。只有临床医生正确掌握输血的适应症,血库医生高质量备血并正确配血,护理人员把好输血操作关,输血质量安全才能得到保障;只有人们都充分了解到输血的利与弊,才能杜绝输“安慰血”,使每一滴宝贵的血液都用到最需要的患者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