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工作动态 >
雅安市2014年冬季公务员无偿献血活动周侧记
时间:2015-01-08  来源:淮安市中心血站  字号:[ ]

 

献出一份爱 温暖一座城
——我市2014年冬季公务员无偿献血活动周侧记

 
 
       12月的雅安,冬意渐浓。
       因为有他们,让这座城市温暖。
       涓涓热血流入血袋,带去生命的希望。
       颗颗爱心汇聚雨城,温暖着一座城市。
       随着我市2014年冬季公务员无偿献血活动启动,无偿献血者的队伍又壮大起来。不管是第几次献血,不管是公务员、企事业职工还是普通群众,他们都是“热血青年”,他们都是最可爱的人。因为对于受血者来说,就像是黑暗里的一盏明灯,带来希望。
       无偿献血,用爱心为生命加油!
 
公务员:人民公仆奉献爱心
       公务员是人民的公仆,是服务和奉献的化身。在这次活动中,他们无疑成了中坚力量。在我市2014年冬季公务员无偿献血活动启动后,全市公务员积极行动起来,把参与无偿献血活动作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自觉行动中。
       
       程炳刚,1964年生人,在区县档案局工作。2014年12月16日,这是他生平第三次献血。还记得第一次献血时在2003年,当时他献血300毫升。从此以后,只要身体条件允许,时间也合适,他就会积极参与到无偿献血活动中,他说,身为公务人员,这些事情应该起好带头作用。
“一直惦记着这个事情,从2003年到现在都10年了,我总是想着哪天合适还是要去献血的。今天刚好就遇到了,于是就来了。”程炳刚说。
而对于在法院工作的徐新元来说,献血已成了一种习惯了。“献血本都填满了3本了,这不,才换了一本新的。”徐新元说,他已经有10多次的献血经历了,几乎每年都要献血1、2次。
       在无偿献血者队伍中,也不乏年轻的公务员们。在天全县县志办工作的杨克伟说,别看他今年才23岁,其实早在他读高三的时候,就已经献过一次血了。
       杨克伟说,当年是中午放学后路过采血车,看到挂出各种血型的血液紧缺的告示牌,他想着“反正也没事,不如去献血,说不定还派得上用场”。冲着这种想法,他完成了人生的“第一次”。
       “很多人觉得献血会有不良反应,其实根本没有。我当年献了血下午还继续上学呢。”杨克伟说。
       在教育系统工作的张克均是第一次献血,原本计划献血300毫升的。但当他听说他的B型血正好是现在急需的,因为正好有病人急需B型血小板,他毫不犹豫告诉工作人员,要改献血量,改到400毫升。
       “第一次献血就可以救人性命,很高兴。”张克均说。
 
广大群众:热情高涨 爱心汇聚
       尽管在活动现场,横幅上写着公务员献血活动,但这并不阻碍各行各业的单位职工以及普通百姓前来献血的热情。
 
       在电力系统工作的钟怀伟并不是第一次献血了。熟悉钟怀伟的同事说,他在以前的单位就经常号召同事们去献血,现在换了新岗位,还是坚持着献血的“光荣传统”。当天,采血车正好停在钟怀伟工作的单位不远处。中午下班后,他看到了采血车,于是吃了一碗面就去填好表,完成各项检查,登上了采血车。
       “都已经习惯了。”钟怀伟笑着说,正好这天采血车都停到了单位门口,当然就马上行动了。
       普通群众的献血热情并不亚于公务员们。12月22日,当采血车开进石棉县城后不多久,车上来了一位“黑脸”先生。他是彭贵林,这次已经是第四次献血了。
       “还是400毫升嘛,和以前一样。”当血站工作人员再次确认彭贵林的献血量时,他毫不犹豫地回答。
       挽起袖角,彭贵林微笑着配合着工作人员。
       “之前就收到血库告急和你们要来采血的短信了,所以我才又在石棉待了几天。”彭贵林说。
       原来,彭贵林一直在康定打工,只是在闲暇时间回石棉休整。“黑脸”正是在康定打工被紫外线晒伤的标志。他说,之前好几次收到血站群发的短信,他都还在康定,回不来,感觉很遗憾。前几天,他刚刚在石棉休整完毕,准备返回康定继续工作时,收到了短信。
      “这次赶上了,当然不能错过!”彭贵林笑笑说,于是他推迟了去康定的时间,特意等到采血车开进石棉,要献了血才回康定。
      “要不是那几次时间不合适,都不止4次献血了。”彭贵林说。
 
       无偿献血,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它不仅是为了保障临床医疗用血的需要,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而且还是一种“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互助共济行为。
       献血,其实不像有的人想象的那样复杂和困难。来听听他们是怎么说的:

多次献血的他这样说——
      王成,只是单位一位普通的门卫,但看看他的献血经历却一点不普通:献血本已经换了2本,这次已是第6次无偿献血了。
      回忆起第一次献血的经历,现年47岁的王成说:“其实没什么好说的,就是看到献血车,看到血库告急的信息,想到自己是不是可以尽点力就去了。”
      从此以后,只要王成收到血站发来的短信,他就会按照短信说的时间来到采血车上。
      “献血是好事情,可以帮助其他人,救人性命,是善举。”王成说,正因为这是爱心的表现,家里人都很支持他。
      “我老伴本来也想和我一起献血的,但是她有高血压不能献,所以每次只是陪我来到采血车旁,她就在车下默默等我献完血下车,她又陪我回去。”王成说。

第一次献血的她这样说——
      21岁的骆娜坐在采血车上,当针尖划破她的皮肤,红色的血液顺着导管流进采血袋时,骆娜的脸上还带着些许紧张的情绪。
      “这是我第一次献血。”骆娜说。
      骆娜是一名护士,平时工作很繁忙。当听说市中心血站的采血车要开到家门口来采血时,她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骆娜说,因为自己是护士,平日里服务的对象是患者。血液对于患者来说是救命的,假如一名急重症患者不及时进行输血治疗,那么生命之花很可能就此凋落。而献血对于一位身体健康的成年人来说,并没有什么坏处,反而有益健康。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她说,当然应该支持。
      第一次献血,瘦小的骆娜说:“这次就先300毫升吧,下一次我会献400毫升的!”说完这话,骆娜笑了笑。
 
活动背景
       12月7日-14日,是我省2014年冬季无偿献血活动宣传周,全省21个市州联动,积极组织开展相关宣传活动。12月14日上午四川省献血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四川峨眉电影制片厂举办以“献出一份爱,温暖一座城”为主题的2014年冬季四川省公务人员无偿献血公益活动主会场活动,号召广大公务人员积极带头献血,用实际行动为树立社会新风尚作表率,带动全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和参与无偿献血,营造无偿献血光荣的良好氛围。我市随即组织开展同主题的无偿献血活动。截至12月23日,已有来自国家机关、医院、部队的公务人员、医务人员、部队官兵以及无偿献血志愿者484人参加了活动,采血147000余毫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