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工作动态 >
献一份爱心 为生命接力
时间:2014-12-24  来源:淮安市中心血站  字号:[ ]

                                                                                                                                                                                ——记应天学院无偿献血活动   
 
       12月18日,阳光透过云层,洒向大地,温暖了因数日阴霾笼罩的万物。忙忙碌碌的白色身影穿梭在江苏省血液中心献血车旁。装载、运送、卸载……一连串的准备工作结束后,两辆载着干劲十足的工作人员的献血车驶向了今天的目的地——南京应天职业技术学院(简称:应天学院)。

八成以上献血学生年龄段在18~20岁
 
        在每年两次的献血活动中,有拿着献血证的“老献血员”,也有一些犹豫却勇敢踏出第一步的新献血员。此刻,他们都同样的拿起一张征询表,熟练的写下自己引以为豪的名字。在排队等待录资料的人群中,有一个男同学,他实际年龄与身份证上的年龄有几天误差,故而使得他因年龄未满18周岁而无缘此次的爱心奉献。可是,热心的他不愿失去这样一次助人的机会,再三的向我们确认献血年龄,经过工作人员耐心的解释,虽然他的实际年龄已经满18周岁,但献血必须要以身份证上的年龄为准,小伙子才遗憾的离开了。像这样的情况不在少数,他们的执着与坚定,也让我们相信,守候终会见得花开。
 
        据统计,当天献血的同学大多是96后,刚刚远离父母羽翼的保护,独自背包闯荡,还未享受刚成年的喜悦,就已选择用献血去帮助他人,回报社会。
 
男同学比例仅占总人数三分之一
 
        如今,随着大学专业的差异,男女比例分配严重不均衡,无偿献血同样如此。在此次的团体计划采集中,女生献血人数是男生的两倍多,然而女生献血量以200毫升居多,男生偏300或400毫升。
 
        刚刚献完血的张超,就是与同寝室的两位好友一起相约来献血,他们在等待领取献血证的时候,相互打趣道:“像你这样,下次献个800(毫升)都没问题”、“那你就献个1000(毫升)”……听着这样不科学却充满力量的对话,我们感到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日升而去 夜深而归
 
        早上8点40,献血车准时从中心出发,穿过车流不息的道路,向等候的终点站前进。从日出到日落,从白天到黑夜,9个多小时的工作,晚上6点20归。一天的辛苦劳作,疲惫的工作人员早已在车上休息,可是体采科的护士们还在手机微弱的灯光下,填写采血日志、领物单等,她们默默的继续着下面的工作,无言的显示了无私、敬业的职业道德。
 
        当日,共有323名学生无偿献血76500毫升。